2010年8月25日 星期三

香港考古:展出7000年的歷史

↑《毋忘香港的根 -- 發掘港深7000年的歷史 》的展覽
↑紅點代表香港的考古地點

一個名為《毋忘香港的根 -- 發掘港深7000年的歷史 》的展覽,正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舉行,展示香港考古學多年來的重要發現。我們常說自己根在香港,所謂「根」應該就是我們的歷史文化,但香港的歷史文化可以追溯到多少年前呢?近年來考古學上發現,香港地區最早在7000年前,已經有人類生息活動。原來香港的根竟可以追溯到那麼久遠,若不是參觀了這個香港考古的展覽,確是難以想像得到。

↑南丫島深灣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陶器
↑丫洲出土的陶片和石器(1)及(2),距今約6200年,還有硬陶片(3)
↑大嶼山東灣陶器群,距今約5000年↓
↑大嶼山白芒陶器,商時期(約公元前16至前11世紀)
↑大嶼山白芒雙耳罐和青銅箭鏃,春秋時期(公元前770至前221年)

香港的考古,早在1928年已展開,當時韓雷(C.M.Heanley)在九龍半島發現大量石器,之後在1933 - 36年,芬戴禮神父(Fr D.J. Finn)又在南丫島大灣發現新石器至青銅器時代的器物,是珠江口最早文物的代表。近年在南丫島深灣、大嶼山東灣、白芒和毗鄰香港中文大學的丫洲等遺址,發現有遠至商代的器物,說明處於中國大陸南端的香港和珠江三角地區,很早已是屬於中國歷史文化圈的範圍,源遠而流長,這就是香港的根。

2010年8月17日 星期二

林蔭下的學校:鄉村學校展覽

↑「林蔭下的學校:村校人和事」展覽
↑部份鄉村學校的校徽

到香港歷史博物館參觀了「林蔭下的學校:村校人和事」展覽 。林蔭下的學校是指「村校」,即新界的鄉村學校。我原本是帶著幾個問題往展場的,包括:(1) 香港的鄉村學校最早開辦是那間?(2) 香港最多曾經有多少間鄉村學校? (3) 至目前有那些停辦了, 那些在原址續辦?不知否看漏眼,我沒有在展場找到答案,但仍看到一些有趣的人和事。

↑八鄉公立同益學校
↑ 位於洪水橋的寶覺分校

一般鄉村學校的校舍都是髹黃色灰水的平房,但位於洪水橋的「寶覺分校」卻有一座童話式的兩層建築物,頂部是個紅色的尖塔,原來那曾經是建築商鄧鏡波的別墅,怪不得。

↑長洲女校嘉賓題名冊上有區建公的書法
↑ 鍾逸傑爵士簽的中文名

鄉村學校也有女校。1961年2月7日「長洲女校」新校舍揭幕,嘉賓題名冊有校董之一的書法家區建公的墨寶,出席的官員的簽名還算清晰,看得出有新界民政署署長何禮文爵士(Sir David Ronald Holmes) 及夫人、鍾逸傑爵士(Sir David Akers-Jones)及夫人、黎敦義(Denis Bray)等,陣容鼎盛。鍾逸傑還加簽中文名,而且用的像是用毛筆。

↑ 古洞愛華學校的校務日誌

校務日誌並非鄉村學校獨有的學校記錄,但沒有桌上電腦年代的「古洞愛華學校」的校務日誌,是用鋼筆以整齊清秀的字體寫成,細心記錄學校的大事。展覽的一頁,其中有記載當時一位督學沈忠佑在1960年6月5日到校視察,查閱各項學校記錄,又對一些校政提供意見。如今已沒有「督學」,有的是「學校發展主任」,這職位當然不是負責學校的擴展工程,正如「打造一個平台」並不真是用木材石材築起一個台,只是「督學」卻顯得古雅起來了。

↑「村校」變「邨校」

80年代發展新界,大建公共屋邨,推土機所至,鄉村學校有些關門大吉,有些「上樓」,獲派「標準校舍」,「村校」遂變身「邨校」,師生數目激增,昔日的「大家庭」變成「超大家庭」,緊貼「新公共管理主義」的浪潮,家長校友舊生代表等統稱「持分者」,「村味」不再,林蔭下的學校只剩下回憶。

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

吳冠中的抽象與具象

↑「獨立風骨-- 吳冠中捐贈展」展期暫至8月29日
↑《瀑布》(1986,水墨設色紙本)

抽象與具象原本是藝術上的兩種相反的風格,具象是看到具體形象,抽象就剛好相反,但看吳冠中的作品,抽象和具象的手法好像可以合而為一或交替運用。例如瀑布本是具體之物,但吳冠中的《瀑布》(1986,水墨設色紙本) 卻不全然以具象的形態出現,原來作者是要以瀑布表達一種意念,正如他的解說:「母體在九寨溝諾日朗,我抺盡雜樹亂石,還她一個清白之軀,素白的奔瀉,純淨的奔瀉,似一面明鏡,讓世人照見自身的污濁。」

↑《鄉情與鄉愁》(1991,水墨設色紙本)

至於實物以外,如個人的情緒感想等,一般應是抽象的,但吳冠中的《鄉情與鄉愁》(1991,水墨設色紙本) 反而不全然是抽象的,畫面的垂柳竹枝、黑瓦、大面積的白牆和上面的粗細橫斜不等的藤線,對作者來說都蘊含著故鄉的情懷和思念。

↑《聽驚雷》(2007,水墨紙本)

現時剛好盛夏,可以經常聽到雷聲,但行雷(不是閃電)怎樣畫出來呢?吳冠中的《聽驚雷》(2007,水墨紙本)以烏黑的畫面來表達對這大自然現象的心理感受:「烏黑,烏黑,於無聲處聽驚雷,烏黑無聲。」

↑《幻影》(2010,水墨設色紙本)
《夢醒》(2010,水墨設色紙本)

吳冠中晚年的作品,比較多用抽象的手法來表達他的感覺,這包括他在本年6月病逝前捐贈給香港藝術館的5幅作品,例如《幻影》(2010,水墨設色紙本)和《夢醒》(2010,水墨設色紙本)等。

《維港寫生 》( 2002,箱頭筆水彩紙本)

吳冠中對香港有感情,他的《維港寫生 》( 2002,箱頭筆水彩紙本),是當年訪港時在「眾情難卻,破例當眾示範速寫」的作品,手法是具象。未知吳冠中抽象風格下的維港是什麼面貌的呢?我們當然不可能知道,他的《維港寫生 》已是絕唱了。

2010年8月3日 星期二

吳冠中的《水巷》

↑吳冠中在江南水鄉寫生

香港藝術館正舉行一個名為「獨立風骨 -- 吳冠中捐贈展」的展覽。吳冠中(1919- 2010)是江蘇人,對江南有一份特別的感情,正如他自己這樣的描述:「水鄉水鄉,最突出的還是水……我畫江南,白牆黑瓦,銀灰的水,我想把江南的美畫出來」。以江南為題材的《雙燕》成為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,而同題材的《水巷》(1997) 則令我想起今年3月到過的周莊,也使我聯想到另一位畫家陳逸飛(1946-2005)的《晨曦中的水鄉》(1988)

↑吳冠中《水巷》(1997)
↑攝於2010年3月的周莊水鄉
陳逸飛《晨曦中的水鄉》(1988)

 吳冠中的《水巷》是油彩布本,但線條簡潔概括,畫面盡是「白牆黑瓦」的民居,中間有一條「銀灰的水」,以黑白為主的用色很像中國水墨畫,不過大師並沒有忽略每戶人家晾曬的衣物,把它們變成了一些很小塊的紅、綠、黃等明亮顏色,為簡約的畫面加添生命力和趣味。

我覺得吳冠中的《水巷》和陳逸飛的《晨曦中的水鄉》好像是取自相似甚至相同的景點,但兩件作品風格迥然不同。陳逸飛是浙江人,所以江南也是他的故鄉,不過他的《晨曦中的水鄉》比較理性具象,色彩飽滿豐富,角度和構圖與實景有很大程度的相稱,風格與西方的油畫作品一脈相承。吳冠中則致力「把油畫民族化」,《水巷》正顯現了這種風格。

「吳冠中捐贈展」在場地闢出一個空間,布置成江南民居的模樣,令人好像置身其中,而我江南遊的經歷,也有助提高我對《水巷》和以江南為題材的作品的興趣。這是一個值得港人參觀的展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