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

劉氏兄弟紀念館

慕「中國二胡之父」劉天華之名,考察團在3月26日下抵達江陰澄江鎮西橫街的劉氏兄弟紀念館,也是劉天華的故居,建於清朝末年,是一座江南式的民房。

劉天華(1895 – 1932)原名壽椿,是民族音樂的一代宗師,集作曲家、演奏家及教育家於一身,擅長中國樂器,亦擅長西方樂器如小提琴等,首創用五線譜記錄整理民間音樂,他的作品像《病中吟》、《良宵》、《空山鳥語》、《光明行》等,都是不朽名曲。他又改良二胡、琵琶等民族樂器,增強它們的表現力。

未抵紀念館前,「科長」問團友劉天華的兄弟是誰,有人答劉德華,那當然是說笑。兄長劉半農(1891- 1934)原名壽彭,集文學家、詩人、語言學家及教育家於一身,曾任教北大,是五四運動的先鋒。 1920年時寫的情詩〈教我如何不想她〉,首創「她」字。其後由同是語言學家的趙元任作曲,以優美的旋律配合詩的意境,成為不朽名曲。劉北茂( 1903-1981)是弟弟,原名壽慈,也是民族音樂大師、二胡演奏家和作曲家,作品達百多首。

(劉天華的卧室)

(劉天華的《光明行》手稿)

(私塾掛著的對聯和「朱子治家格言」)
紀念館展示了劉氏三兄弟的起居情況和實物等,其中有劉天華的二胡手稿如《光明行》(1931)等,「科長」說那是「工尺譜」,但我不清楚有沒有五線譜手稿展出。館內保留著他們父親劉寶珊創立的私塾的原貌,牆上仍掛著「仙露凝珠滋翰墨/卿雲流彩煥文章」的對聯和「朱子治家格言」。劉寶珊是位秀才,也兼具新思想,劉半農及劉天華都曾在私塾接受父親的啟蒙教育,奠下了堅實的基礎。劉氏兄弟一門三傑,對中國文化作出重大貢獻,是有其由來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