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8月25日 星期三

香港考古:展出7000年的歷史

↑《毋忘香港的根 -- 發掘港深7000年的歷史 》的展覽
↑紅點代表香港的考古地點

一個名為《毋忘香港的根 -- 發掘港深7000年的歷史 》的展覽,正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舉行,展示香港考古學多年來的重要發現。我們常說自己根在香港,所謂「根」應該就是我們的歷史文化,但香港的歷史文化可以追溯到多少年前呢?近年來考古學上發現,香港地區最早在7000年前,已經有人類生息活動。原來香港的根竟可以追溯到那麼久遠,若不是參觀了這個香港考古的展覽,確是難以想像得到。

↑南丫島深灣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陶器
↑丫洲出土的陶片和石器(1)及(2),距今約6200年,還有硬陶片(3)
↑大嶼山東灣陶器群,距今約5000年↓
↑大嶼山白芒陶器,商時期(約公元前16至前11世紀)
↑大嶼山白芒雙耳罐和青銅箭鏃,春秋時期(公元前770至前221年)

香港的考古,早在1928年已展開,當時韓雷(C.M.Heanley)在九龍半島發現大量石器,之後在1933 - 36年,芬戴禮神父(Fr D.J. Finn)又在南丫島大灣發現新石器至青銅器時代的器物,是珠江口最早文物的代表。近年在南丫島深灣、大嶼山東灣、白芒和毗鄰香港中文大學的丫洲等遺址,發現有遠至商代的器物,說明處於中國大陸南端的香港和珠江三角地區,很早已是屬於中國歷史文化圈的範圍,源遠而流長,這就是香港的根。

2010年8月17日 星期二

林蔭下的學校:鄉村學校展覽

↑「林蔭下的學校:村校人和事」展覽
↑部份鄉村學校的校徽

到香港歷史博物館參觀了「林蔭下的學校:村校人和事」展覽 。林蔭下的學校是指「村校」,即新界的鄉村學校。我原本是帶著幾個問題往展場的,包括:(1) 香港的鄉村學校最早開辦是那間?(2) 香港最多曾經有多少間鄉村學校? (3) 至目前有那些停辦了, 那些在原址續辦?不知否看漏眼,我沒有在展場找到答案,但仍看到一些有趣的人和事。

↑八鄉公立同益學校
↑ 位於洪水橋的寶覺分校

一般鄉村學校的校舍都是髹黃色灰水的平房,但位於洪水橋的「寶覺分校」卻有一座童話式的兩層建築物,頂部是個紅色的尖塔,原來那曾經是建築商鄧鏡波的別墅,怪不得。

↑長洲女校嘉賓題名冊上有區建公的書法
↑ 鍾逸傑爵士簽的中文名

鄉村學校也有女校。1961年2月7日「長洲女校」新校舍揭幕,嘉賓題名冊有校董之一的書法家區建公的墨寶,出席的官員的簽名還算清晰,看得出有新界民政署署長何禮文爵士(Sir David Ronald Holmes) 及夫人、鍾逸傑爵士(Sir David Akers-Jones)及夫人、黎敦義(Denis Bray)等,陣容鼎盛。鍾逸傑還加簽中文名,而且用的像是用毛筆。

↑ 古洞愛華學校的校務日誌

校務日誌並非鄉村學校獨有的學校記錄,但沒有桌上電腦年代的「古洞愛華學校」的校務日誌,是用鋼筆以整齊清秀的字體寫成,細心記錄學校的大事。展覽的一頁,其中有記載當時一位督學沈忠佑在1960年6月5日到校視察,查閱各項學校記錄,又對一些校政提供意見。如今已沒有「督學」,有的是「學校發展主任」,這職位當然不是負責學校的擴展工程,正如「打造一個平台」並不真是用木材石材築起一個台,只是「督學」卻顯得古雅起來了。

↑「村校」變「邨校」

80年代發展新界,大建公共屋邨,推土機所至,鄉村學校有些關門大吉,有些「上樓」,獲派「標準校舍」,「村校」遂變身「邨校」,師生數目激增,昔日的「大家庭」變成「超大家庭」,緊貼「新公共管理主義」的浪潮,家長校友舊生代表等統稱「持分者」,「村味」不再,林蔭下的學校只剩下回憶。

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

吳冠中的抽象與具象

↑「獨立風骨-- 吳冠中捐贈展」展期暫至8月29日
↑《瀑布》(1986,水墨設色紙本)

抽象與具象原本是藝術上的兩種相反的風格,具象是看到具體形象,抽象就剛好相反,但看吳冠中的作品,抽象和具象的手法好像可以合而為一或交替運用。例如瀑布本是具體之物,但吳冠中的《瀑布》(1986,水墨設色紙本) 卻不全然以具象的形態出現,原來作者是要以瀑布表達一種意念,正如他的解說:「母體在九寨溝諾日朗,我抺盡雜樹亂石,還她一個清白之軀,素白的奔瀉,純淨的奔瀉,似一面明鏡,讓世人照見自身的污濁。」

↑《鄉情與鄉愁》(1991,水墨設色紙本)

至於實物以外,如個人的情緒感想等,一般應是抽象的,但吳冠中的《鄉情與鄉愁》(1991,水墨設色紙本) 反而不全然是抽象的,畫面的垂柳竹枝、黑瓦、大面積的白牆和上面的粗細橫斜不等的藤線,對作者來說都蘊含著故鄉的情懷和思念。

↑《聽驚雷》(2007,水墨紙本)

現時剛好盛夏,可以經常聽到雷聲,但行雷(不是閃電)怎樣畫出來呢?吳冠中的《聽驚雷》(2007,水墨紙本)以烏黑的畫面來表達對這大自然現象的心理感受:「烏黑,烏黑,於無聲處聽驚雷,烏黑無聲。」

↑《幻影》(2010,水墨設色紙本)
《夢醒》(2010,水墨設色紙本)

吳冠中晚年的作品,比較多用抽象的手法來表達他的感覺,這包括他在本年6月病逝前捐贈給香港藝術館的5幅作品,例如《幻影》(2010,水墨設色紙本)和《夢醒》(2010,水墨設色紙本)等。

《維港寫生 》( 2002,箱頭筆水彩紙本)

吳冠中對香港有感情,他的《維港寫生 》( 2002,箱頭筆水彩紙本),是當年訪港時在「眾情難卻,破例當眾示範速寫」的作品,手法是具象。未知吳冠中抽象風格下的維港是什麼面貌的呢?我們當然不可能知道,他的《維港寫生 》已是絕唱了。

2010年8月3日 星期二

吳冠中的《水巷》

↑吳冠中在江南水鄉寫生

香港藝術館正舉行一個名為「獨立風骨 -- 吳冠中捐贈展」的展覽。吳冠中(1919- 2010)是江蘇人,對江南有一份特別的感情,正如他自己這樣的描述:「水鄉水鄉,最突出的還是水……我畫江南,白牆黑瓦,銀灰的水,我想把江南的美畫出來」。以江南為題材的《雙燕》成為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,而同題材的《水巷》(1997) 則令我想起今年3月到過的周莊,也使我聯想到另一位畫家陳逸飛(1946-2005)的《晨曦中的水鄉》(1988)

↑吳冠中《水巷》(1997)
↑攝於2010年3月的周莊水鄉
陳逸飛《晨曦中的水鄉》(1988)

 吳冠中的《水巷》是油彩布本,但線條簡潔概括,畫面盡是「白牆黑瓦」的民居,中間有一條「銀灰的水」,以黑白為主的用色很像中國水墨畫,不過大師並沒有忽略每戶人家晾曬的衣物,把它們變成了一些很小塊的紅、綠、黃等明亮顏色,為簡約的畫面加添生命力和趣味。

我覺得吳冠中的《水巷》和陳逸飛的《晨曦中的水鄉》好像是取自相似甚至相同的景點,但兩件作品風格迥然不同。陳逸飛是浙江人,所以江南也是他的故鄉,不過他的《晨曦中的水鄉》比較理性具象,色彩飽滿豐富,角度和構圖與實景有很大程度的相稱,風格與西方的油畫作品一脈相承。吳冠中則致力「把油畫民族化」,《水巷》正顯現了這種風格。

「吳冠中捐贈展」在場地闢出一個空間,布置成江南民居的模樣,令人好像置身其中,而我江南遊的經歷,也有助提高我對《水巷》和以江南為題材的作品的興趣。這是一個值得港人參觀的展覽。

2010年7月27日 星期二

睡蓮

↑ 祟基學院「未圓湖」的睡蓮 ↓
睡蓮是水生花卉,喜愛強光,花朵在晚上閉合,到早上又張開,稱之為睡蓮確是合適不過。睡蓮不讓荷花專美,同被視作高貴和出淤泥而不染,還被冠以美麗的名字。英文稱睡蓮為water lily,即水中的百合花,百合是純潔的象徵。睡蓮屬的學名是Nymphaea ,nymph就是居於山林水澤的仙女,可見睡蓮被視為仙女一般美麗。 睡蓮分佈很廣,世界各地都有它的蹤跡,花朵的顏色有多種,常見的有有白色、紅色、黃色等,香港中文大學祟基學院的「未圓湖」種植了很多睡蓮,同時開著紅色和黃色的花朵,但以紅色的較多。

↑ 水光粼粼中的睡蓮(番禺賓館)
↑ 荷葉荷花蓋滿塘,濃得化不開(寶墨國)

睡蓮的外型與荷花有點相似,但也有些明顯的分別。睡蓮的花瓣較尖,花都是浮在水面,水池中種了睡蓮,除了有花有葉可以觀賞外,仍然可看到水光粼粼,感覺輕盈。荷花的花瓣較圓,葉和花都是挺出水面,荷葉的覆蓋面大,盛夏的荷塘蓋滿了綠葉和花朵,濃得化不開。

不知什麼原因,荷花有時又被稱為蓮花,彷彿好像兩者相通,我們說「蓮藕」不說「荷藕」,說「蓮子」不說「荷子」,既是約定俗成,也不必深究,但如果要猜周敦頤的〈愛蓮說〉是指蓮花還是荷花,我會覺得是後者,至於粵語小調《荷花香》和朱自清的〈荷塘月色〉則不用猜測了,而用來裹著荷葉飯的更不會是蓮葉。

2010年7月23日 星期五

時裝設計畢業生作品展

我們購買服裝時都會挑選自己喜愛的款式,原來每個款式都有本身的設計意念,設計師要不斷尋找藝術靈感,增加創意,例如在上月舉行的「時裝設計專業文憑」畢業生作品展,每個系列的時裝設計都是由藝術靈感誕生,作為觀眾,我除了欣賞到天橋上的演出外,也可從場刊的資料了解作品的設計理念。以下是部份作品。

以「古典交響樂」(Classical Symphonic) 為主題的時裝是羅錦婷的作品。設計意念來自電影《交響情人夢》裡音樂家在演奏會上穿的黑色禮服,因此設計上用了黑色為主色,以深灰色做襯托,款式的特點是有頗多的打摺和褶皺,用以表達中世紀那種古典感覺。

「Circus」是羅錦婷的作品。顧名思義,藝術靈感是來自馬戲團,融入了很多對比顏色,鮮艷的色彩和衣服上明朗的圖紋,洋溢著看馬戲時的輕鬆和歡樂氣氛。

以「三維立體」(Three-dimension)為主題的時裝是曾華浩的作品。設計意念來自建築物的菱角特點,強調光線與立體的關係,剪裁方面採用了特大的蝴蝶結和不規則的線條,再配合反光質地的衣料,讓時裝在舞台射燈下,產生閃爍的立體效果。

「Coral」是賴安琪的作品。顧名思義,藝術靈感是來珊瑚,設計系列用上繽紛的色彩和富有光澤的衣料,充分表現出珊瑚的美麗。

以「Psychol Cyborg」為主題的時裝系列是容欣怡的作品。設計靈感是來自韓國電影《再造人之戀》,講述一名有妄想症的少女幻想自己是機械人,作品用了金屬線圈和的布料局部遮掩面部,表達被困於自我世界的感覺。

「Buffoon」是郭嘉欣的作品,靈感來自童年時常見的波點圖案,以波點圖案設計的時裝,是希望喚起記憶,重溫童年的歡樂時光。如果buffoon是解作丑角,丑角是說是帶來歡笑,但和波點圖案卻好像扯不上關係,這是我暫未領會的設計意念。

「時裝設計專業文憑」是「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」與「製衣業訓練局」合辦的2年全日制課程,入學資格是高考、或中學會考5科合格、或完成副學士先修課程。畢業生還有機會深造,升讀該學院與英國Middlesex University合辦的「時裝設計」或「時裝設計、造型及推廣」學位課程。

2010年7月16日 星期五

順德的養魚業

↑屋前的小涌和屋後的塘
↑屋後的魚塘
↑小涌兩旁種植一些瓜果
↑長勝路其中一家
順德的養魚業有很長遠的歷史,而杏壇鎮更是家家戶戶都是以養魚為生,每家門前面向小涌,屋後是一個魚塘,形成「前涌後塘」的特色。隨著經濟轉型,這裡大部份人家已不再以養魚為主要收入,但小涌和魚塘仍保留下來,小涌兩旁又種植了一些瓜果,我沿著小涌在長勝路走了一會,「前涌後塘」的特色其實十分秀麗,但當地友人說這裡已被列為重新發展區,這些景色不久將會消失。
 
↑國通東海道場河鮮儲存基地
↑西江江面的池塘網箱↓
順德的養魚業已邁進一個新的模式。我們到達杏壇的西江畔時,正下著傾盆大雨,但仍可看見江面有很多像養魚排的東西,數目沒法數清楚,大概有數百個吧。原來那是「國通東海道場河鮮儲存基地」,是在西江的天然生態環境中設置的池塘網箱,暫時寄養鯇魚兼替鯇魚「瘦身」。魚類與人類兩者瘦身的原理有些相同,就是在儲存期間,減少魚糧,進行「節食」,使魚身體不會積聚過量的脂肪,更符合市場需要。這裡寄養的鯇魚,其後會集中進行檢疫、裝箱和通關,以專車運送,供應港澳兩地的批發市場,包括百佳超級市場。淡水魚類的養殖,亦從「家庭式」變成大型的養殖場,在順德鄰近的三水、南沙等地,已建有近萬畝的養殖場,集水產養殖與農田於一體,除可滿足現今社會對糧食的大量需求,亦可實現「從魚苗到零售」的鏈條式溯源,保障水產的品質和食用安全。

2010年7月13日 星期二

周莊逢簡喜相逢

逢簡兩岸綠樹成蔭,房舍簡樸
↓周莊民居密集,水道較窄

↑逢簡河邊有人撒網捕魚
↓周莊兩岸遍植垂柳

↑逢簡水鄉泛舟
↓江南小鎮漫步

周莊是江南水鄉,但位於廣東順德的逢簡水鄉,原來也有「順德周莊」之稱。剛好兩個地方我都到過,但兩個水鄉給我的感覺很不相同。不錯,兩地都是水道縱橫,但明顯地,周莊是江南古鎮,民居密集,兩岸遍植垂柳及桃花,春暖花開時,一片柳明花嬌的景象。民居中不乏富裕人家的大宅,雕飾細膩,還是「轎從門前進,船自家中過」的建築佈局。周莊的水道平直而欠寬闊,似乎只是供居民穿梭來往之用,反觀逢簡水鄉的河道較闊,兩岸綠樹成蔭,四季如春,一片濃得化不開的綠,掩映著簡樸的房舍,河裡偶有枝葉漂流而過,亦有人家撒網捕魚,隠隱然有昔日桑畿魚塘的農村風貌。


↑逢簡的巨濟橋
↓周莊的世德橋

↑逢簡:嶺南農村,簡樸自然
↓周莊:江南小鎮,細緻靈秀

然而周莊與逢簡的交匯點在於河道上的石橋。周莊的世德橋與逢簡的巨濟橋同是石拱橋,橋孔呈圓形,巨濟橋有3個橋孔,可能是因為逢簡的河面比周莊的水道闊,但兩橋的花崗岩石構築形態十分相似,兩者都是古橋,世德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(1573—1619年),巨濟橋則建於宋代(960-1279年),比世德橋更早。有說逢簡早在唐朝成村,保有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源,在珠三角地區甚為罕見,可見逢簡不全然是「順德版」的周莊。周莊有江南小鎮的細緻靈秀,逢簡有嶺南農村的簡樸自然,兩者有不同的風貌,各自精采。但今天的周莊遊人蜂擁而至,已無復原來的寧靜;逢簡則仍是淨土一片,是喜愛大自然的人的好去處。